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,合同這一商業交易與法律約束的核心文件,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了電子合同的誕生,它已成為現代商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在實踐中,“電子合同”與“電子版合同”這兩個看似相近的概念,實則有著天壤之別,這也導致了許多人在使用和理解上的誤區。
一、電子合同VS電子版合同
電子合同,是指平等主體之間通過數據電文形式達成的、用于設立、變更或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。在我國,《民法典》及《電子簽名法》均對電子合同有著明確的規定,并賦予其法律效力。一個有效的電子合同,必須確保簽署者的身份真實,并采用可靠的電子簽名技術進行簽訂。
而電子版合同,則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。它既包括電子合同,也涵蓋了紙質合同的電子化形式,如掃描件或拍照等。如果電子版合同是依法簽訂的電子合同,那么它自然具有法律效力。但如果是紙質合同經過電子化處理后形成的版本,例如一方簽署紙質合同后掃描發送給另一方打印簽署再回傳,這樣的合同便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,容易引發爭議,且舉證難度較大。
二、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
在我國,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得到了法律的明確認可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的相關規定,依法成立的電子合同,自成立時即具有法律效力,雙方需按約定履行。同時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》也進一步明確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。只要滿足真實身份、真實意愿、簽名未改及原文未改等條件,電子簽名就被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,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使用簽盾電子合同。簽盾不僅提供電子合同服務,還涵蓋實名認證、在線簽署、智能履約、印章管理、身份認證、證據固化存證等一站式服務。采用區塊鏈技術對合同簽署全程進行存證記錄,有效保障合同的完整性和真實性。
在數字化時代下,了解并正確使用電子合同與電子版合同,對于企業的合規經營和風險防范至關重要。選擇可靠的電子合同服務商如簽盾電子合同,將為您的商業活動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安全的合同解決方案。